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评论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时间:2016-01-04 09:39 来源:未知
读懂习总书记讲话中的中医观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关于中医药学在中华文化复兴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重要地位、意义与作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编者按:古有明训:“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药学以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思想为基础,以人为本,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燮理调平的“中和观”、养生防病的“未病观”、因时因人因地制定治疗方案的“制宜观”等中医观,既可用于临床,以“中国式办法”利于救死扶伤;亦可用于施政,以“中国式办法”利于民富国强。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总书记讲话中在诸多方面熔铸了上述中医观,作为治国理政的方法论,巧妙运用、深刻体现中医思维和理论的中医术语,深刻、恰当、生动地阐明了其执政兴国、执政利民、执政惠世的理念。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多次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是新时期管党治国的指南,适用于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宏观、中观、微观的各项工作,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入解读、深入领会、深入运用。”
    国医大师、著名中医药文化学者孙光荣教授虔诚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有感于当下中医执业者,虽娴熟其中医用语,但甚少联系治国理政之思考;党政领导同志,虽具执政之谋略,但甚少研究中医之用语,遂辑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现中医观的部分,并予诠释。读此,更知“中医大道”、“上医治国”绝非虚言。
    【原文辑录】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中医孔子学院把传统和现代中医药科学同汉语教学相融合,必将为澳大利亚民众开启一扇了解中国文化新的窗口,为加强两国人民心灵沟通、增进传统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桥梁。
    ——辑自2010年6月2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澳大利亚出席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办的“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关键词语】
    1.中医:是中华民族原创的以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望闻问切“四诊”为主要手段采集临床资料,通过四诊合参,运用辨证论治诊断疾病及其证候,采用天然药物组方或采用非药物疗法,实施预防、治疗、保健的医学行为主体。
    2.中医药学:是历史上中华民族的主流医药学,是当代中国特色医药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传统医药学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医药学者在认识自然、认识生命、防治疾病与卫生保健活动中原创、应用、传承、发展的医药学体系。
    3.哲学智慧:意指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认知方式与辨识方法。
    4.健康养生理念:以中医养生理论与历代养生家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日常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神形合养,注重从心、食、性调养精、气、神的实用、有效、科学的养生、防病、延年的健康理念。
    5.中华文明:是以易学为基础,以推崇“仁义礼智信”为基本理念,由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北方草原文明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中华民族的整体文明,又称“华夏文明”。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解读释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重要意义有三:一是全新、明确地界定了中医药学在中华文化复兴新时期的关键地位,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二是指出了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的积极意义,是“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三是揭示了中医药学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是“开启一扇了解中国文化新的窗口,为加强两国人民心灵沟通、增进传统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桥梁”。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内容